近年来, 随着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 房地产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石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采石场数量也呈激增之势。一方面, 采石场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开山采石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因露天开采、开挖和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置等, 破坏与侵占的土地面积超过了6000 万亩。矿区已成为国土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区域。而采石场为减少投入采用垂直开采方式遗留的高低不等的直立石质开采面,即便采石场关停后,仍好像一块块凌乱的“补丁”, 严重破坏周围自然景观。为了有效遏制采石场对城乡环境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加强采石场的规划管理和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已迫在眉睫。
采石场的尤其是中小型采石场,开采方式大部分为一平台大断面平行推进或自上而下一挖到底的方式。此方式可大量节省人力物力,如:炸药用量,装载机工时,空压机工时,人工工时等。但其造成生产安全上的隐患是巨大的。近年来随着矿山恢复治理的深入,这种开采方式对矿山的植被恢复也是极其不利的,这种开采方式在采矿终了后将形成大断面、大深度的迹地,恢复极其困难,甚至根本无法恢复。所以加大执法力度,强制执行台阶式开采法势在必行。台阶式开采方法虽然对矿主经济利益上有所损失,但对矿山的生产安全和后期的恢复是必要的。
对比矿终植被恢复,阶段植被恢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矿山的开采性质造成的裸岩地和边坡,恢复植被非常困难,所以保留表土在矿山植被恢复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矿终植被恢复中保留表土是非常困难的,一是表土保留时间较长,二是表土的堆放和运输会增加矿山的成本,造成表土的流失。而在阶段植被恢复中每一台阶的表土均可堆放于上一层台阶,来年便可用于覆盖,大大提高了表土的保存率和利用率。提高植被的成活率,有效改善矿山生态环境。